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技数码 > 正文内容

傅唯回应I-Mab公司转型更名动作揭秘

toodd16小时前科技数码3

界面新闻记者 | 李科文

界面新闻编辑 | 谢欣

I-Mab想趁着中国创新药BD(Business Development)风潮,融一笔钱,重新出发。

10月17日,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生物科技公司I-Mab发布公告,公司拟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,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联交所双重上市,并更名为新桥生物(NovaBridge Biosciences)。

在此之前,I-Mab还有个更被人熟悉的中文名字——天境生物。

10月17日,界面新闻从I-Mab业务更新线上投资人会议上获悉,I-Mab执行董事长傅唯表示,I-Mab的转型核心是造一个高效的平台型中枢企业,而非专注于单一靶点的研发。I-Mab具备全球视野和组织资源整合能力,“(将把)中国创新出海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容易”。

界面新闻从I-Mab业务更新线上投资人会议上获取

界面新闻在会上了解到,傅唯表示,I-Mab将成为“Discovery公司(临床发现型)的最佳合作伙伴”,通过合作开发、灵活的股权收购与换股等多种方式,与合作方建立更具层次的资本与资金合作关系。I-Mab具备完整的BD(Business Development)能力,既能引进项目,也能对外授权,同时拥有跨国的临床开发体系。

傅唯表示,在BD引进方面,I-Mab过去一年在自有平台上扫描了数百家生物科技公司,并投资了其中30多家,对中国大陆生物科技生态的结构与发展节奏有着深入了解。

傅唯表示,在BD输出方面,I-Mab及其旗下企业已与多家世界500强医药公司完成约20次交易,长期的合作让公司能够持续洞察跨国药企(MNC)的需求,也让项目出售与联合开发的谈判变得更顺畅。

傅唯补充,I-Mab的临床开发团队横跨中美两地,美国团队将聘请在全球临床开发领域经验最丰富、最了解跨国药企需求的专业人士,以此确保项目从早期研究到国际注册都具备竞争力。

在上一轮创新药资本红利期(约2016年至2021年)中,I-Mab曾经是业内的明星生物科技公司。

I-Mab的前身是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臧敬五于2015年创立的三境生物。此后,在康桥资本的撮合下,三境生物与天视珍合并成I-Mab。

故事和阵容足够亮眼,很快吸引了国内外大笔资本的加入。短短几年间,I-Mab募集资金超过5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32.3亿元。

其中,康桥资本是IMAB最主要的攒局者。2018年6月,IMAB数额约为2.2亿美元的C轮融资,当时还成为了中国创新药领域最大的C轮融资之一。

2020年,I-Mab美股上市。

但好景不长,资本市场的风向很快变了。上市一年后,创新药行业进入寒冬,投资人收紧,估值泡沫破裂。

失去了资本的托举,I-Mab的市值一路下跌,从最高时超过70亿美元,跌到如今的7.54亿美元左右。

臧敬五于2024年2月10日辞去I-Mab董事会职务。界面新闻曾报道,同年7月,I-Mab的创始股东、最大股东、康桥资本首席执行官傅唯由此走到台前,出任公司董事会主席。

其实,在I-Mab换帅前,I-Mab还进行了一次“分家”

界面新闻曾报道,2024年2月,I-Mab中国子公司已与天境生物(杭州)有限公司(下称:天境杭州)达成协议,同意转让I-Mab在中国的资产和运营权限,未来交由天境杭州操持。

天境杭州是I-Mab的未合并附属公司。而到了现在,天境杭州也有了自己的新英文名字——TJ BIOPHARMA

拆分中国资产是I-Mab在当时形势下不得不做的选择。

据深圳瞪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内容平台瞪羚社,当时I-Mab正面临来自杭州天境的一项巨额对赌压力:如果天境杭州无法在境内完成上市,I-Mab就得拿出2亿美元回购股东手中的股份。而当时I-Mab的整体市值也不足2亿美元,这笔回购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I-Mab只能选择将境内资产拆分出来,留给天境杭州。

据天境杭州官网,其管线资产包括6款产品11项适应症,其中3款产品计划于2026年上市,3款产品2027年递交多个适应症BLA。

界面新闻从天境杭州官网获取

经历中国资产拆分后,I-Mab拥有的管线资产只留下了不包含中华区权利的CD73单抗,Givastomi双抗CLDN18.2×4-1BB,Ragistomig双抗PD-L1 X 4-1BB。

界面新闻从I-Mab官网获取

其实,让I-Mab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底层原因,不是市场,也不是资本,而是它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时,始终没有一条管线跑出来。

直到今天,I-Mab仍然没有把任何一款创新药真正推到上市阶段。持续的研发投入得不到商业化回报,公司掉进了所有创新药企最不愿面对的局面。

其中最重的一击来自艾伯维。2023年9月,I-Mab收到合作方艾伯维(AbbVie)的通知,终止双方于2020年9月3日签署、并在2022年8月15日修订的关于CD47抗体项目的许可与合作协议。

分拆之后,I-Mab剩下的三条管线推进也并不顺利。据行业媒体Clinical Trials Arena,2025年7月,I-Mab宣布暂停CD73单抗的开发,把重心放到双抗项目Givastomig上。

另一边,天境杭州却靠着这条CD73管线拿下了新合作。2024年9月,天境杭州与赛诺菲达成BD协议,以约2.5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,获得CD73单抗尤莱利单抗(Uliledlimab)的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权。后续临床推进,也由天境杭州主导。

I-Mab暂停CD73项目,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成本考量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I-Mab现金、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合计约1.66亿美元。

据行业媒体Clinical Trials Arena,I-Mab表示,该调整是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,等待合作伙伴天境杭州在中国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成熟。如果试验结果积极,I-Mab的uliledlimab研发工作还有可能被重新启动。

仅凭前述几项前期资产,I-Mab显然难以重新赢得资本市场的注意。于是,在宣布赴港双重上市的同时,I-Mab也亮出了自己转型为平台型企业的新证据——收购一款全新的双靶点生物药VIS-101(靶向VEGF-A/ANG2)。

VIS-101是一款处于II期开发阶段的双特异性生物分子,用于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(wet AMD)及糖尿病黄斑水肿(DME)。

界面新闻从I-Mab业务更新线上投资人会议上了解到,这笔收购将通过I-Mab新成立的子公司Visara完成。Visara成立后,将获得I-Mab约3700万美元的注资,同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蔼睦医疗(AffaMed Therapeutics)的部分股权转让。交易完成后,I-Mab将成为Visara的控股股东,并拥有VIS-101的全球权益。

界面新闻从I-Mab业务更新线上投资人会议上获取

此外,I-Mab还与云顶新耀签署意向书,计划就VIS-101在大中华区的许可及全球临床开发展开合作。

可见I-Mab想借NewCO(New company,新设海外公司)模式,让自己正在讲述的资本故事更具说服力。

界面新闻在业绩会上了解到,傅唯表示,与市场上那些“遇到一个化合物就去买”的机会型NewCo不同,I-Mab是“能力构建为先”。公司保持以终为始的态度,在布局上也更加系统。

傅唯表示,目前公司已组建一个由七八人组成的核心团队,并联合专业咨询机构,系统性地扫描国内的BD机会。其不是先遇到一个资产再去找人来配,而是先搭建能力和方向。因此其在BD out上的经验和信服力也更强。

此外,傅唯补充,I-Mab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能力建设上,更在于交易结构的灵活性。其不仅可以向早期生物科技公司支付首付款,还能通过换股的方式,让他们获得一定的流动性,同时在其平台上持股,实现长期的利益绑定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yugo.top/77418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傅唯回应I-Mab公司转型更名动作揭秘” 的相关文章

三元以错位竞争策略重塑北京鲜牛奶品质标杆

三元以错位竞争策略重塑北京鲜牛奶品质标杆

界面新闻记者 |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| 牙韩翔 葛优的身影出现在三元鲜奶的广告片中,并喊出“喝了几十年,还是认三元”这个19年前的广告语,他勾起许多北京消费者关于三元牛奶的记忆碎片——这是三元股份时隔19年再度为鲜奶产品启用代言人葛优,并借此正式推出了“三元北京鲜牛奶”。这是一款升级版的72...

深圳宝安十五运会分赛区首赛9月20日启幕,航海与车辆模型决赛率先开赛

深圳宝安十五运会分赛区首赛9月20日启幕,航海与车辆模型决赛率先开赛

9月16日下午,深圳宝安区召开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模型(航海、车辆)项目决赛新闻发布会, 明确该区作为十五运会深圳分赛区,其首场赛事——航海和车辆模型项目决赛,将于9月20日举行。 据悉,上述赛事将在松岗体育中心、松岗五指耙公园水库举办,届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模型团队、281名运动员...

香水第一股颖通加速自有品牌战略布局

香水第一股颖通加速自有品牌战略布局

界面新闻记者 |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| 楼婍沁 香水集团颖通控股在上市后着力发展自有渠道品牌。 该公司近日在香港发布《2025港澳香氛市场发展趋势白皮书》,该白皮书的核心结论是,如今香氛产业正从“感官愉悦”向“情绪健康核心需求”转型。 颖通控股由此表示,为把握住“情绪健康”的市场...

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,对外授权输血近5亿元助力IPO进程

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,对外授权输血近5亿元助力IPO进程

界面新闻记者 |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|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,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。 官网资料显示,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,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,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。在自主创业之前,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,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...

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成四季度投资稳定器

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成四季度投资稳定器

宏观要闻 六部门发文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》。其中提出,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,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。强化创投资金引导,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,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...

财说| 澳洋健康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.58%,一场用时间置换空间的资本赌局

财说| 澳洋健康资产负债率攀升至92.58%,一场用时间置换空间的资本赌局

界面新闻记者 | 袁颖琪 澳洋健康(002172.SZ)正迎来关键的发展转折点。近日,这家公司71岁的创始人沈学如交棒,张家港经开区管委会成为新实控人。​ 根据公开的交易方案,澳洋集团计划以每股3.87元的价格,向张家港悦升科技合伙企业(下称悦升科技)转让其20%的股份,此次股权转让总价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